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薪酬按学校标价

   日期:2024-06-07     来源:www.gdvsk.com    浏览:378    
文章简介:日前,广东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第一场招聘专场举行,现场有一深圳企业对不同院校毕业生“明码标出等级价”引人注意。走访发现,网络企业相比往年明显增多。

 

日前,广东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第一场招聘专场举行,现场有一深圳企业对不同院校毕业生“明码标出等级价”引人注意。走访发现,网络企业相比往年明显增多。有游戏企业称“不需学霸,挂科也行,但要会打游戏”。有银行应聘,毕业生凌晨3点就开始排队。

冬天太阳下,由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一场本科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举行。昨日共285家用人单位,提供1.1万个职位。

现场深圳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展位旁排起了长龙。细看,该公司开出的条件独一无二。在展板上,薪酬标准表格一目了然。技术类新进应届生,按院校等级不同,学历不同,起薪点不同。如技术类本科,普通院校为5000元,重点院校6000,211工程院校7000,985工程院校8000,清华、北大、电子科大为9000元。技术类硕士的薪资起点则高于本科几千不等,普通院校8000,重点院校10000,211工程院校12000,985工程院校14000,清华、北大、电子科大15000元。非技术类的薪资标准也根据不同学历不同院校设置了不同起薪点。

一直以来,各种就业歧视可谓无处不在。“非211、985院校的不要”、“非重点大学的不要”……这早已成为各大企业的招聘正常状态,即使不是明规则,也早已是潜规则。甚至于,即使研究生、博士生是重点大学毕业,假如本科不是,同样会被歧视。

“薪酬按学校标价”昭示的不仅就业歧视

对此,教育部于2013年下发专门公告,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其中就有“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院校歧视、就业歧视的现象,远没偃旗息鼓,只是在“阴暗处成长”,不再那样光明正大呈现罢了。

虽然有关部门称“按学校定薪酬”非常难界定是不是违规,但非常显然,这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就业歧视。一个不需要重复的知识是,学校的出身与个人的能力毫无瓜葛,所谓“英雄”,应当莫问出处。“唯学校是论”的背后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崇拜症,以为好学校的学生能力就要强,其傲慢与偏见,确是不言而喻。

自然,企业这种“名校情结”,有着深刻的现实缘由。上海交大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9至2013年五年间,政府拨付的科研经费,72%被“211”和“985”高校瓜分,其他2000多所学校分剩余不到30%的科研经费。当教育失衡是一种摆在眼前的事实,当“211”和“985”高校享尽了政策的利好,也就无怪乎社会各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类学校和普通学校有什么区别了。

就此来讲,“薪酬按学校标价”的招聘,也是对教育失衡的一种讽刺。假如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均衡化的,各高校间的鸿沟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大。可喜的是,教育部官员近日明确表示,以后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同等看待,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期望如此的表态,不是安抚民意,而是能尽快照进现实。唯有这样,“名校崇拜症”才会缺少现实的土壤,而类似“薪酬按学校级别标价”的招聘,也才会渐行渐远。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