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孩子画出好看的画,画出像一些画家那样的画,或者能在各种儿童画比赛中拿到大奖。更有很多父母期望我们的孩子能通过从小学习少儿美术长大后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成为画家,服饰设计师,工艺美术家或建筑设计师。但,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何样的人不是父母能一手包办的,即便你的愿望再好,也只不过一种愿望。目前喜欢少儿美术的孩子绝大部分在长大后不会成为专业的美术工作者。由于,培养画家的教育虽然也是教育的一种,但这是一种英才教育,它需要在肯定的首要条件下进行,譬如肯定的生理、心理原因、肯定的能力等等。符合这类首要条件的孩子只不过极少数。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这种教育是不可以奏效的。照如此讲,孩子学习少儿美术又有哪些用呢?到底应该报着什么目的让孩子学习少儿美术呢?
第一,孩子学习少儿美术对他们的素质能力提升大有益处。素质能力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衡量,素质教育是不是成功,第一应该是看教育者所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让受教育的孩子在基本素质能力上得到了提升。看他们的察看力是否更敏锐了,他们的记忆力是否更灵活更结实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是否更敏捷活跃了,他们是否更喜欢学习了,他们是否在遇见问题、遇见自己没做过的事情时愈加敢想、敢试、敢做了。试问,孩子拿十次奖与孩子主动学习精神的提升,孩子画几张好看的画与基****力的提升,这两者之间你更想选择什么呢?让孩子学习少儿美术,应该以提升孩子的基本素质能力、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作为第一目的,作为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目的的规范,拿奖或画好看的画应该是这种教育的副商品。
具体到画一幅画来讲,它之所以能对孩子的素质能力提升大有益处是同它自己的特征分不开的。画一幅画,从开始到完成,它的整个过程同少儿美术人的双眼、大脑、心灵、手,甚至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密切的关系。第一是细致、敏锐的察看能力,对所画的内容的完整、灵活的记忆能力,同时,在少儿美术时还需要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少儿美术的人还应该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量完满地表达出来,这正是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表现。另外,画好一幅画还需要双手与身体及头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开心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所有不正是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所应该拥有的吗?假如在辅导孩子少儿美术时把它们作为第一目的,这个目的达到了,同时也等于为孩子成为画家、为孩子的作品获奖奠定了好的基础。即便没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画家或获奖,你的教育也同样是成功的,由于干什么事情,第一目的所达到的所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教育角度讲,婴幼儿因为自己发育的特征,他们对图像的感知、辨别和记忆的能力特别强,所以,对婴幼儿来讲并不适合过早地同意文字、数字等等比较抽象的带肯定逻辑性的常识内容。孩子们认识周围世界更多的是通过形象的游戏性的活动。普通的绘画活动正符合形象性和游戏性这两个特征,所以,绝大部分孩子都爱美术活动。而且,在少儿美术时,不必须要有高困难程度的方法,也不必须要有高端的材料。那样,大家为何不可以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方法去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呢?认识世界也同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素质能力中还包含一项尤为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非智商原因的培养。非智商原因主如果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譬如骄傲、虚荣、粗心、自制能力差、怕困难、自主能力差、缺少独立性、一直半途而废等等就是个性质制差;反之,孩子的个性品质就好。非智商原因的培养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一直口头地去教训孩子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其成效是比较差的。要想使孩子的非智商原因随我们的年龄和智商原因一同成长的话,就需要使非智商原因的训练融汇在某种适合的活动中。从这点上讲,学习少儿美术就是一种很适合的活动。为何如此说呢?譬如,一个可以自己面对实物写生的孩子,当他从随便少儿美术过渡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侯,当他从要大人指点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画的时侯,他的自主能力自然就加大了。再譬如,孩子开始学习少儿美术时,一直由父母帮助整理少儿美术用具,一旦自己去做,常常丢三落四,还可能把颜料抹的到处都是,但经过训练,当他们能做到自己比较有条理地去整理用具时,他们的独立性也就加大了。让孩子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愈加细心地去画,让孩子少儿美术时要有始有终,让孩子自己去探寻自己画中的问题,这所有不都同时培养了孩子们胆大心细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了吗?当然,非智商原因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作为辅导者要有意识地在孩子绘画学习中长期、耐心地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