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贝是爸爸妈妈一生最得意的作品,爸爸妈妈都期望他不断往自己脸上“贴金”,可是当宝贝在婴幼儿园令你“丢面子”的时候,你不自觉地会采取什么态度呢?忽视、掩盖、回避、训斥,还是劝慰、教会、矫正?
避开4个心理陷阱
例1:忽视
离园的时间到了,月月老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贝是爸爸妈妈一生最得意的作品,爸爸妈妈都期望他不断往自己脸上“贴金”,可是当宝贝在婴幼儿园令你“丢面子”的时候,你不自觉地会采取什么态度呢?忽视、掩盖、回避、训斥,还是劝慰、教会、矫正?
避开4个心理陷阱
例1:忽视
离园的时间到了,月月老远就看见父亲往教室方向走来,快到门口的时候,月月大声叫了一声:“父亲??”同时把门口的一只垃圾袋当做皮球向父亲踢去,但垃圾袋口没扎紧,结果垃圾散落出来,旁边有几个小朋友就踢起垃圾来。正好老师走出来,发现地面一片狼藉:“这是哪个干的?垃圾如何到处都是?”小朋友就互相“指认”起来,你告发我,我告发你,也揪不出真的的“肇事者”。月月父亲亲眼所见儿子所造的“事端”,但这个时候已经乱成一团,他像没看见什么事情一样,拉着月月说:“跟老师说再见,咱们回家了。”
剖析:月月父亲的心理活动是,儿子也不了解垃圾袋没系紧,再说后来其他孩子也参与制造混乱局面了,凭什么要单独拎出我的孩子受教育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走为上!
例2:掩盖
放学的时候天色还非常亮,不少孩子在婴幼儿园玩耍。岁岁玩着玩着就开始拆起一把小椅子,拆掉的一条腿被他随手扔到路边上,妈咪一直在旁边陪着。这个时候老师发现了椅子腿儿,说:“岁岁,这玩具是你拆的吗?婴幼儿园的玩具能拆吗?拆坏了,小朋友就不可以玩了。”岁岁正要素头承认,妈咪立刻说:“岁岁,这是你拆的吗?妈咪如何没看见!”岁岁看一眼妈咪,又看一眼老师,慢慢地摇着头。老师接着教育孩子:“岁岁,做错了事情没关系,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是好孩子!”妈咪则接上话:“岁岁,别害怕,你跟老师说这不是你拆的。”有妈咪撑腰,岁岁说话有胆量了:“不是我拆的!”
剖析:岁岁母亲觉得,有证据才能有发言权,老师没亲眼看见,就是否认,如此省得你受老师的批评,也省得叫人感觉我连“爱惜公共财物”的简单道理都不懂。干脆来个“不认账”,一了百了!
例3:回避
在一次父母开放日,金金在小椅子上坐不住,妈咪却没准时制止,不一会儿,把旁边的一个小姑娘儿惹哭了,老师发现了,走过来正要教育金金,妈咪却对老师说:“你忙你的吧,我来讲说孩子。”但她只把金金换个地方,并没说服教育孩子。
剖析:金金母亲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担忧老师批评孩子,孩子受不了,不想让孩子承受责任和重压,于是给孩子撑了一个大大的遮阳伞以躲避雨水,躲一阵儿是一阵儿!
例4:训斥
恬恬上婴幼儿园已经半年了,一直表现很好。可是近期一段时间不了解是什么问题,中午在婴幼儿园睡觉的时候一直尿床。这天晚上,奶奶去接她,老师轻声地告诉她:“恬恬中午尿床了,裤子已经换下来洗干净了,目前还没干,拿回家再晾晾吧。”奶奶一听,嗓门就大了:“这孩子如何了?在家一直都不尿床!将来中午你就不要让她睡觉了。”老师说:“那如何行呢?别的孩子都睡了,让她一个人坐着多孤单呀?”这个时候奶奶牵过来恬恬对老师说:“将来中午不要睡觉了,你一个人玩!”老师劝奶奶:“你让孩子放心地睡吧,大家会常常叫她的,别如此对孩子说话!”从这将来,不管老师如何安慰恬恬,她都不再睡午觉,她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小床上,就是不闭双眼,二十分钟左右就要上一次卫生间,其实也没太多的尿。尿床现象确实消失了,但恬恬不敢在婴幼儿园睡午觉的“心病”一直存在。
剖析:孩子有哪些问题,恬恬的奶奶确实不像不少父母爱“护短”,并且毫不留情地“揭短”,感觉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尽到责任、有需要了,有哪些问题可不可以怪父母教育没到位,结果,不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承受非常大的心理重压。
以上情形都是发生在婴幼儿园人多拥挤的时候,每一个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宝贝“公共形象”优秀,但孩子毕竟单纯幼稚,他不会做样子给其他人看,常常会出现如此那样的纰漏,让父母感觉自己脸上被“抹黑”了。出于心理防御本能,有些父母采取忽视、掩盖、回避等“护短”方案,有些父母采取类似训斥的“揭短”方案,目前大多数父母爱子心切,“护短”比较多,但“揭短”也不少见。不管护短还是揭短,都是父母为挽救孩子或大人的面子而采取的一些下策,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挽回“面子”的4个策略
以上4个情景一摆出来,是非对错一清二楚,但重复发生的几率仍然非常高。将心比心,“护短”的父母有一个合情的心理:孩子在众人面前出了错,目前要遭到公开批评,多伤自尊!孩子这么小,如何能遭到这种打击呢?“揭短”的父母心理则是:孩子出了错误,并非我教子无方或者缺少管教,恰恰相反,你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严格严厉的。但,合情的未必是适当的。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父母要采取适合的办法教育,以上方法并不可以真的“挽救面子”,旁观者一看就能判断出孰是孰非,即便当时面子上过去了,但假如教育跟不上,孩子将来还会出现问题,那时可能就“丢大面子”了。
当然,婴幼儿“丢面子”是因为年幼无知导致的,他们身心发育非常稚嫩,特别需要成人的表彰和鼓励来打造自尊、自信和自我,那样,父母使用适合的教育方法既可以挽回 “面子”,又能教育孩子,是再好不过的了。
策略1:背后教子
中国有句俗话:“家丑不可外扬。”目的是维护家庭形象,内部矛盾自己消化。孩子出现问题被海量父母当做“家丑”的一种,不想向外人公开,这倒是维护孩子形象的一个守旧方案,但孩子出现的问题不可以回避。例1中的父亲当众“供出”我们的孩子,月月一定不服气,由于别的孩子也参与了,他的面子确实不好受。但垃圾袋不可以当做皮球踢,这一点是一定的,父亲回家后要跟孩子说了解。假如对此事只字未提,就是放纵孩子的错误了,孩子所需要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就错过了。可见,当面“蒙混过关”后,背后教子不可少。
策略2:现场弥补
有教育智慧的父母一直可以想出巧妙的方法既不“丢面子”,又教育孩子。例2中的岁岁可能在家就比较喜欢拆装玩具,妈咪也支持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这会儿妈咪却忽视了公共财物不可以当做自家的玩具随意拆装。当老师发现后,妈咪可以灵机一动:“岁岁,跟老师说,你还要把它装好,行吗?”但妈咪生硬地矢口不承认事实,逼着孩子撒谎,错误指数攀升高峰,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父母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更是欠佳。
策略3:配合教师
在培养孩子的好行为习惯上,家园共育尤为重要。假如老师与父母对孩子的需要不同,孩子特别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作风。月月、岁岁和金金的父母教育方法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只须老师的教育是对的,父母就不应该“护短”,即便孩子被老师批评哭了,父母可以劝慰孩子:“将来宝贝不如此做了,老师和妈咪都相信你。”另外,孩子有哪些小问题,父母一般都比较了解,特别是在公共场合,父母更是要“留一手”,擅长控制局面,预防孩子制造麻烦。例3中的妈咪假如早点制止孩子,金金“丢面子”的事情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策略4:维护自尊
当孩子不知错、不认错的时候,父母需要批评教育宝贝,如前三例;当孩子已经知错、认错的时候,父母需要维护宝贝的自尊,如最后一例。孩子尿床可能是白天喝水比较多,然后又玩累了,也会一时贪玩忘记睡前小便,老师和父母应该不断提醒孩子按时小便、掌握照顾自己。恬恬的奶奶虽然“铁面无私”,但教育办法不当,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恬恬只可以用“牺牲”午觉的代价,挽回奶奶和我们的“面子”。
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