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成都儿童团,部分素材来自知乎。
世界上最憋屈的事情,不是在外被其他人误会,而是被父母的神逻辑怼得瞠目结舌。假如要将爸爸妈妈的神逻辑语录记录成册,那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部血泪史。
可悲的是,大部分爸爸妈妈对自己可笑的神逻辑不以为然,更不要说能了解认识到它对孩子产生的终身影响。你先别忙着把自己撇清,下面这份获赞几万,来自数千孩子对爸爸妈妈集体“控诉”的神逻辑语录中,肯定也有你曾对自己家里孩子说过的话。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用在孩子身上的那些神逻辑
①学习篇
“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的,人家成绩为何那样好,到你这就这么差?”
说出如此话的爸爸妈妈,我只想反驳一句:同一个公司工作,为什么其他人就比你薪资高?
②玩电脑篇
小明玩电脑吗?
不玩。
学习怎么样?
好。
小明不玩电脑才学习好,你还好意思玩?
小明玩电脑吗?
玩。
学习怎么样?
好。
小明学习好才玩电脑,你还好意思玩?
小明玩电脑吗?
玩。
学习怎么样?
不好。
小明玩电脑才学习不好,你还好意思玩?
小明玩电脑吗?
不玩。
学习怎么样?
不好。
小明学习不好都不玩电脑,你还好意思玩?
好吧,世界上所有些理都被你占了。但,讲真,你也只敢在娃儿面前才敢这么“耍无赖”,哼~
③打孩子篇
打孩子的时候,孩子哭。“你还敢哭~”,打得愈加厉害。
打孩子的时候,孩子不哭。“嘿,不服气是不~”,打得愈加厉害。
孩子憋着不哭,就越打越有瘾,非得把他打到哭。打哭后,越哭又越打,完全没办法理解不少父母让孩子憋着不哭的意义到底在哪儿?
④“为了你”篇
“我打你骂你逼你学琴都是为了你好”
“我砸锅卖铁供你念书,都是为了你”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妈离婚了”
……
你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你确定自己家里孩子真的有抱着你大腿,痛哭流涕着求你如此做?
⑤“叫你选”篇
逛超市。
“来来来你想吃那些自己选!”
“我要喝豆奶。”
“那玩意儿不好喝!而且都添加了香精的,吃了得癌!”
“我想吃年糕。”
“那玩意儿不美味!我吃过了的我还能骗你吗?”
然后以上重复半个小时。
“想吃什么你选嘛!”
“我非常困,我想回家睡觉了。”
“很不容易带你出去逛个超市,什么都不买,就想回家!”
无语到没话说,没事咱们能否不逛超市啊!
⑥侵犯隐私篇
“妈,你如何又偷窥我手机啊~”
“看个手机如何了嘛,连你都是我生的,我看个手机都不可以哦”
“妈,你如何进去都不敲门啊~”
“我是你妈,还用得着敲门啊”
你还真把自己当陛下哇,孩子普身之下,没什么不是你的。孩子生活在没隐私的世界,就像成长在没自由的集中营里怎么样?
⑦其他人家孩子篇
我妈:"你看✕✕,成绩那样好,你如何不学学人家?”
我:“你看✕✕爸爸妈妈那样好,你如何不学?”
我妈:“人家爸爸妈妈好,你去给其他人当儿子啊?看其他人需不需要!”
我:“哦,那你把其他人儿子抢来啊,看其他人愿不想当你的儿子~”
我妈:“是呀,你长大了,翅膀硬了,能飞了啊,知道顶嘴了~”
我:“……”
爸爸妈妈说:“你看看其他人家的孩子!”——这是恨铁不成钢,是为孩子好。
孩子问:“你看看其他人家的爸爸妈妈!”——这就叫白眼狼,不识好歹。
⑧我是孩子篇
我妈:“你如何没把衣服给洗了?”
我:“你没喊我洗啊~”
我妈:“这么大人了,要有的责任感,了解替家人分担,别还跟孩子一样”
我:“哦”
某一天,父母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父母,你们如何啦?发生啥事了?”
我妈:“大人的事,孩子别管”
我:“……”
想叫你做事的时候,你就应该是成人,不想叫你插手的时候,你就成了孩子,连孩子都不了解自己能在两个身份间切换得这样飞速。
⑨恋爱篇
0-12岁:小屁孩,懂什么叫谈恋爱?
13-十八岁:不许谈恋爱,影响高考考试!
19-22岁:不许谈恋爱,影响毕业!
23岁将来:莫挑了,再挑好的就错过了!中国几十亿人,我就不信硬是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娃儿都生了,快点结婚啊!你都这么大了,我等着抱外孙呢!
毕业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耍朋友,毕业后恨不能你立刻抱个娃儿领到他面前说:“快,喊奶奶”。另一半又不是大白菜,哪有那样好找嘛!
⑩劝不要离婚篇
孩子还小如何能离婚呢……
孩子都那样大了离什么婚呢……
他不就是喝了点儿酒吗,忍忍就过去了……
年轻就想着出口气,老来幸福才非常重要……
即使为了孩子你们也得好好儿的,有哪些事儿忍忍不就过去了吗……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一般如此劝孩子的爸爸妈妈,可能自己在婚姻中也是这么熬过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孩子熬。
本应是天下最无私的爱,有的时候却让孩子们抓狂或是哭笑不能。假如你感觉上面这类爸爸妈妈的神逻辑还挺搞笑,那看过下面这类神逻辑,你可能就笑不出来了。
o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记的,什么都不会了解,所以态度行事多恶劣都没关系。
o禁止孩子出去玩、看电视、玩手机电脑他就肯定能学习好。
o孩子是我生的,有哪些收获都是我的功劳。
o讲得过孩子的时候和他‘讲道理’,讲不过他的时候和他‘讲伦理’。
o用手机=玩手机=沉迷网游=需要维修一顿。
o孩子的发型我不认可,需要得按我的建议来剪;孩子穿这个我感觉不好看,绝对不要让他穿。
o不知道交流的重要程度,或觉得和孩子子交流没必要。
爸爸妈妈的神逻辑,是对孩子甜蜜的折磨
爸爸妈妈的这类逻辑,事实上是一厢情愿,蛮不讲理的强盗逻辑,打着爱孩子的幌子,行的多是不考虑孩子个人意愿的事。
说到底,爸爸妈妈之所以有这类理所当然的神逻辑,还是在于没把孩子当做真的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否认孩子的自由意志,也否认孩子和他们间应该有肯定界限,总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我们的生活经验套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推行着情感绑架而不自知。
假如再稍加察看下,大家会发现,爸爸妈妈的这类神逻辑基本只针对我们的孩子,而不会用于外在的人际交往中。为何?由于外在的人际关系根本不认可这一套。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存在延时性,被“神逻辑教育大法”炮制过的孩子,总是要在成人后,才能有完善的心智与之对抗。
孩子子由于心智还未成熟,没办法找出反驳神逻辑的说辞,内心不认可,行为上也不认可的时候,却要被爸爸妈妈说成“叛逆”,“不听话”,你说孩子冤不冤!
所以不少爸爸妈妈在抱怨自己孩子叛逆,亲子关系非常糟糕时,你第一需要的或许是检讨自己,是不是正在用自以为是的神逻辑压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