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150分的语文试题,作文占60分,可见写好高考考试考场作文的重要程度。高考考试总是最拖后腿的不是数理化,恰恰是语文作文。
一位高考考试语文阅卷老师说:绝大部分低分作文,都有一个通病——不会选择材料。
记者汇总了三条作文选材的误区,大伙千万要防止:
一
过于依靠惯性思维
不少学生一写母爱就是雨夜背自己看病,一写到老师就是蜡烛园丁。不写苏轼被贬、屈原跳江、陶渊明归隐就写不成作文了吗?
切记,作文重在新意。好的作文会独辟蹊径,用革新思维选材。
正所谓:看第一眼就想到的东西不可以写,第二眼看到的也未必能写,看第三眼想到的才能写。
二
陈旧素材直接套用
不少同掌握问,那大伙常常用的素材能否用呢?
当然可以,但,有个需要格外小心的点:旧素材要用出新解析。
作文选材重在“把材料变成我们的”。加入自己独特的想法,找到新的立意点,即使旧材料也能在稿纸上铺展出新光辉!
三
缺少或滥用人文素材
据统计,高达87%的高分作文都非常不错地运用了古诗、古文等人文元素。
其他人说秋高气爽,你可以描绘“老树呈秋色”、“苒苒物华休”……意境瞬间甩其他人几条街!
但不少同学的误区是,对人文素材粗糙地引述+剖析,其实如此反而会让作文看上去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