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在招生政策中明确表明不同意二志愿考生,即便一志愿招生计划未完成。考生在填报第二志愿的时候要先知道学校是不是接收二志愿考生,不要浪费志愿给不接收二志愿考生的学校。这一点除去询问以外,也要灵活运用考生手中的往年学校的录取记录,那里面会反映出该校是不是录取过二志愿的考生、录取了多少、录取分数高出该校分数线多少等有关信息。重点大学即便录取二志愿考生,一般也是在一志愿没招满的状况下进行录取,考生可以选择一些考试报名者可能不足的好学校填在二志愿的a档。考生还需要注意搜集高校近几年的资料,看看某校是否每年都接收二志愿考生,假如有,就将该校填在b档。c档也大致这样。不在意离开北京的考生可以选择外地的重点大学,如此的学校一志愿大概不足。总的来讲,二志愿的平行志愿,必须要根据学校总分数线的高低来填报,专业也是这样。
当然,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综合学校往年录取记录和本年考试报名记录。学校一般会给一个预报的表格,考生可以大致依据这个表格推断一下全市的考试报名状况。在考试报名中,考生不要过分关注每年的录取分数,由于每年的试题困难程度和评分标准都有所不同,成绩排名才能较稳定地反映出具体状况。大伙可以参考自己在区里的排名和区里往年近似排名考生的录取状况来合理选择我们的志愿。
考生要依据我们的实质状况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要拉开梯度。从提前批次开始就要给自己留有空间,不要提前批次和一本一志愿都填上分数差不多的学校,如此万一失手就等于浪费了两个志愿,落到二志愿就非常难按我们的实力和意愿录取了,志愿之间最好都要留出级差。但,考生也要当心某些提前批某年考试报名人数疯涨、分数疯涨的状况。最好把提前批次作为一个录取的机会,不要影响了后面的志愿。考生要填报自己即便有小失误也能被录取的学校,并选择分数高的专业依次填报,如此大致可以保证被录取。当然,志愿也可以根据我们的兴趣填报,但录取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风险。
高考考试录取一般有“大小年”之说,所以要综合学校近几年的录取状况,主如果最低分数线和当年的控制线的差额。譬如复旦大学在北京文科的录取最低分数一般高出一本线75分到85分。考生还应注意各专业和控制线的差额,从而正确填报。